一、个人简介
刘立成,男,博士,教授、高级记者。汉口学院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科技史学会气象科技史委员会理事、中国气象学会气象经济委员会理事、湖北省科技新闻学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企业文化、危机传播管理、科技政策管理。在国内核心刊物和权威刊物中发表过一定数量的论文,编写出版了《’98湖北抗洪气象服务纪实》、《经济纵横谈》、《洪涝》、《基层气象台站史编纂要略》、《湖北省基层气象台站简史》等著作,其中参与的“全球气候变化热门话题”丛书(任其中的《洪涝》一书的执行主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过全国气象科普作品奖和湖北省科普作品奖以及湖北省气象学会科普作品一、二等奖。多篇新闻作品获“全国气象好新闻二等奖”、“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好新闻”文字类系列报道连续报道优秀奖、“中国产业经济好新闻二等奖”、“党风廉政建设好新闻奖”三等奖,论文获湖北省第九、十一、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一等奖,有论文入选第四届、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并有论文被《新华文摘》摘录。被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授予优秀学会工作者称号。
二、研究领域
公共管理、企业文化、危机传播管理、科技政策管理。
三、教授课程
《内部控制学》、《品牌管理》、《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四、科研成果
1、《气象新闻传播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载《湖北气象》2002年第一期;
2、论文《略论建立中部气象影视公共服务体系》,载全国广播电视优秀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电视研究》2008年第2期;
3、论文《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传播体系》,载核心期刊《阅江学刊》2013年第3期,并被《新华文摘》2013年第18期“论点摘编”摘录;
4、论文《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的气象新闻传播思想》载《学习月刊》2005年第2期(下);
5、论文《毛泽东气象传播思想探析》载《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年第5期;
6、2017年7月5日,论文《中国气象传播现代化的基本要素与表现特征》,发表于《学术交流》。
主持和承担了《气象信息传播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以气象微博为例》、《公共气象服务的品牌研究》、《气象部门网络形象管理研究》、《气象主题公园的历史、现状与对策研究》等10余项课题研究。主持横向项目《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培训课程开发服务项目》、《荆州特色气象文化品牌开发》、《武汉特色气象文化品牌开发研究》、《襄阳市气象软实力综合开发研究》等。主持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气象行业标志》(QXT443—2018)。
五、获奖情况
(一)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的科技成果
1.1998年9月,《气象预报涨身价》获第二届“全国气象好新闻二等奖”;
2.1998年11月,《二十四节气漫话》荣获中国气象学会颁发的“全国优秀气象科普作品二等奖”;
3.1999年5月,与《切脉天兵》获中国产业报协会颁发的第十三届“公牛旺杯”中国产业报好新闻三等奖;
4.2001年8月,《湖北抗旱纪实》获中国产业报协会颁发的“999杯第15届中国产业经济好新闻二等奖”;
5. 2006年1月,参与的“全球气候变化热门话题”丛书(任其中的《洪涝》一书的执行主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其他相关奖励
1.2003年《保护长江水》被湖北省优秀广告作品评审委员会评为一等奖;
2. 2005年,论文《气象科技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价值分析》获湖北省气象学会论文二等奖;
3. 2006年,论文《浅论气象影视与公共气象关系》被评为2006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暨湖北省第一届防雷论坛三等奖;
4.2009年 ,《弘扬延安精神提升湖北公共气象服务能力》获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征文活动”二等奖。
5.2011年,执笔撰写的调研报告《“五星工程”引导基层发展》,被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评为全国气象部门2010年度调研报告三等奖。
6.2015年获湖北省气象学会第一届湖北省优秀气象科普作品(图文类)二等奖。
7.2017年获湖北省气象学会第二届湖北省优秀气象科普作品(解说词类)一等奖